
作者:钟灏
来源:米筐资本(ID:mikuangziben)
已获得转载授权
一方面有很多数据看起来很漂亮,另一方面又有些数据似乎不那么乐观。当然,对于普通投资者来讲,最能切身感受到肉疼的还要数A股。各项数据再好看,股市不涨也白搭,这可能是很多人的心声。那么这些交错在一起的现象背后,有什么原因?有什么样的线索?我们今天就梳理一下,当下整个中国经济形势和未来的预期。在北京遮天蔽日的黄沙当中,大超预期的社融仍然显示出一抹亮色。二月的社融增量为3.16万亿,比预期中的2万亿高了不少。所谓社融,就是全社会从金融系统当中融到的资金总量,既包括个人的融资(主要是消费贷款和住房贷款);也包括企业融资;(在中国)还包括政府融资,即政府发展借到的钱。社融增量变多,表明市场愿意融更多起资金去扩张自己的资产负债表,进而意味着大家对未来经济看好、有信心。M2指的是人们放在家中和钱包里的纸钞和硬币,加上在银行的活期存款和定期存款,总体上就是M2了。二月M2同比增长12.9%,市场预期是12%左右,也比预期中要高。一月份的同比增长是12.6%,这已经是连续两个月处于12%以上的高位增速。 
2月各规模企业PMI都高于临界点50%,大、中、小型企业PMI分别为53.7%、52.0%、51.2%。
小型企业PMI自2021年5月以来首次回升至扩张区间,即高于50%。
PMI指的是采购经理人指数,只有当市场需求回暖、企业信心增加之后,采购才会增加,对应着PM I指数上升。尽管二月的房地产市场成交量大涨,售楼处人头攒动,中介带着客户到处看房,但是住户部门中长期贷款增加只有863亿元!?各方面的数据都表现出复苏,唯独股民的账户还在缩水,更让人难接受的是,从2800点涨到3300点,却比2800点时还多亏了10个点。现在整个市场就好像是一个围着复苏下注的赌局,每个人都密切关注着各种宏观数据和中观数据,以期待能够找出更接近真相的牌。一会儿看到PMI大超预期,似乎胜利就在前方。一会儿又看到GDP增长目标只有5%,明显是一个弱复苏的定调。一会看到M2增长12.8%,似乎有活水从源头来,面露喜色。可是转眼又看到货币市场的利率在升高,央行的逆回购在净回笼资金。在一月份M2爆出12.6%的增幅之后,很多人就开始忧心通胀的问题。我当时发文说:如果我们也像其他媒体一样,按照吸引流量的原则,就会这么说:天啊,还让不让人活了,又大放水了!接下来就是大通胀了,物价又要涨了!
不信就和美国的M2比比:
按照美联储的M2数据,2022年12月是21.207万亿美元,按照汇率6.8来算,≈ 144万亿人民币,显然比中国的273万亿少了一大截吧。
东风旗下的汽车全线降价,降幅甚至高达40% 。一些中高档车型也在酝酿降价促销,虽然燃油车更严重一些,有排放新标即将实施的原因,但电动汽车也难逃主动去库存的命运。是的,现在的中国还在处在主动去库存的阶段没有结束。被动去库(需求上升、库存下降)→主动补库(商家一看需求旺盛了,就扩大生产)→被动补库(扩大生产后商品变多,可是这时需求却下降了)→主动去库(需求下降那就只能降价甩卖了)四个阶段。
其中前两个阶段对应经济上行,后两个阶段对应经济下行。
从历史经验来看,一轮库存周期的总体长度大约40个月,而去库存阶段大约需要20个月,主动去库存阶段普遍在6个月以上。本轮去库存周期始于2022年4月,主动去库存到目前已经历时10个月,差不多也快到时间了。工业领域可能在今年上半年(最晚到三季度)就进入被动去库存阶段——也就是需求开始回暖,行业开始回升。各种强弱交织的数据,各种正反方向频繁闪现的数据,或许有一个原因不可忽视,那就是身处系统内的自变量:政策。市场复苏是复苏,可是当这一切当被官方预期到的时候就会出现问题,那样他就会改变它。何况,当市场又预期了官方的改变的时候,这种博弈就变得更复杂了。(免责声明:文章版权归属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;文章系作者个人观点,不代表叶檀财经立场。)声明:由叶檀财经运营并管理的微信公众号有且仅有叶檀财经、叶檀股市、叶檀楼市、叶檀股市学院、叶檀财富、叶檀放心保,上述六个账号,请用户认准上述微信账号。但凡与上述微信账号不一致的公众号均非叶檀财经注册,也并非由叶檀财经负责运营管理,叶檀财经对其任何行为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。请檀香们小心识别,谢谢!
声明:该文章系转载,文章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,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, 登载该文章目的为更广泛的传递市场信息,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,本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,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,我们已经尽可能的对作者和来源进行了通告,但是能力有限或疏忽,造成漏登,请及时联系我们 zhicx#qq.com ,我们将根据著作权人的要求,立即更正或者删除有关内容。